濕疹與腸道失衡有關?益生菌治療要對症下藥 驗糞便拆解腸道細菌基因檢測有何用?

2021-11-05 | 治療方法

 

 

皮膚科專科醫生盧景勳醫生表示,每個人的腸道結構、微生物系統如指紋般屬獨一無二的,因此要對付難纏的濕疹,便要對準「濕疹鐵三角」治療,而以益生菌調整腸道健康,效果亦因人而異。

患上濕疹,為什麼又跟腸道健康拉上關係?皮膚科專科醫生盧景勳醫生指出,有近七成免疫系統細胞都是存在於腸道中,因此腸道健康跟濕疹有着因果、互聯的關係,當中包括嬰兒,尤其是採用剖腹產的BB,腸道失衡情况更為明顯,患有濕疹或敏感的機會更大。為什麼會出現腸道細菌失衡呢?進食益生菌可有效治療濕疹嗎?濕疹患者有需要驗糞便了解腸道細菌基因圖譜嗎?專家逐一解答。

腸道失衡 好壞菌比例影響免疫系統

盧醫生表示,自2007年美國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國家衛生院)開始了人類細菌基因圖譜計劃¹以來,人類對腸道細菌微生物的認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什麼會出現腸道細菌失衡呢?他續指,腸道細菌有好壞之分,好菌和壞菌的比例對免疫系統的影響深遠,而箇中原因包括飲食習慣、藥物或環境因素等²。

。飲食:不良的飲食習慣,如經常進食加工食物、過度油炸及過高精製糖分的食物等,都會令腸道細菌失衡情况加劇。

。藥物:濫用農藥及抗生素,尤其是早年家禽畜牧行業,令腸道好菌減少。

。環境污染:空氣、水源等環境污染,破壞腸道細菌的數量和種類。

。情緒壓力:過大的精神壓力導致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失調,影響腸道微生態。

「嬰兒出生後的12個月內,其腸道微生態(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好好壞平衡跟濕疹情况關係更明顯。」他引述本港的研究,監測嬰兒在出生及12個月的糞便情况,結果顯示若糞便中出現細菌失衡跟日後患濕疹的增加風險有密切關聯³。

已證增濕疹及其他慢性病發病機會

濕疹以外,還有不少慢性疾病都已證實跟腸道細菌失衡有關,盧醫生引述香港腸道微生物組學會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受訪者中超過六成慢性病患者有腸道失衡情况,當中會出現便秘、慢性腹瀉等問題⁴。還有如牛皮癬、類風濕性關節炎、腸易激綜合症、慢性腸炎等⁵;而一些代謝病:肥胖、血壓高、糖尿病等都跟腸道細菌失衡不無關係⁶,而早前中文大學公佈的研究報告指出,腸道細菌失衡跟大腸癌也關係密切⁷。

及早預防濕疹、過敏 三大因素減風險

如何從嬰兒開始減低患濕疹或敏感的風險呢?盧醫生對孕婦及新手媽媽有以下建議:

  1. 盡量選擇順產
    媽媽的陰道有很多益生菌例如乳酸桿菌,剖腹產的寶寶沒有經過母親的陰道,大大減少了好菌進入腸道的機會。
  1. 盡量選擇順產
    媽媽的陰道有很多乳酸桿菌,剖腹產的寶寶沒有經過母親的陰道,大大減少了好菌進入腸道的機會。
  2. 首6個月以全母乳餵哺
    母乳中有多種益生菌及益生元,若能在寶寶出生後首6個月以全母乳餵哺,有助寶寶腸道發展更健康。
  3. 孕婦及授乳期婦女服食益生菌
    世界過敏學會(WAO)在2015年發表一項建議⁸,懷孕及授乳期婦女可服用益生菌,減低患濕疹的機會率。

濕疹鐵三角」 精準治療對症下藥

盧醫生強調,每個人的腸道結構、微生物系統就像指紋般是獨一無二,故以益生菌調整腸道健康的效果亦人人不同。他重申,若經常出現便秘、慢性腹瀉,又或反覆發作的頑固性濕疹,仍要對準「濕疹鐵三角」。「即透過日常保濕鞏固皮膚屏障、利用處方藥物控制發炎情况,以及調節微生物及腸道系統失衡,三者相輔相成。」

什麼時候才需要進行腸道細菌基因檢測?醫生一般會先建議濕疹患者從調整飲食入手,吃得健康和均衡,以改善腸道健康;同步也要選擇具保濕功效的潤膚膏和按濕疹情况服用藥物;也會選擇針對濕疹較有功效的益生菌如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⁹。

驗糞便樣本了解腸道細菌基因圖譜

若效果仍未符理想,則可以考慮透過檢驗糞便樣本分析腸道細菌基因平衡,與健康人士的組群比較下,便可知道腸道好壞細菌等的狀况,是否需要補充適合的益生菌 ¹⁰ 。

他分享一名17歲嚴重濕疹患者個案:「在治療未見明顯效果後,便為患者進行腸道細菌基因檢測分析,檢驗後發現腸道缺乏3種益生菌,最後針對性地讓他攝取相關益生菌,配合外塗藥膏,治療了6個星期濕疹情况已由嚴重轉至輕微。」

他提醒,要保持腸道健康,必須有良好的飲食習慣,例如多吃天然食物,建議一周最好能夠進食超過數十種以上的有豐富纖維及益新元的食物例如不同顏色的生果、蔬菜和果仁類食物,也要避免進食過多油炸、加工、乳化劑等的食物,如香腸、火腿、即食麵、雪糕、蛋糕,還要作息定時、做運動,對腸道健康百利而無一害。

References

1.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2015, October 6). NIH launches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21, from https://www.nih.gov/news-events/news-releases/nih-launches-human-microbiome-project

2. Karl JP, et al. Front. Microbiol. 2018; 9:2013

3. Chan CWH, et al. Exp Dermatol. 2021; 30: 859-64

4. Biomed Technology Holdings Ltd. (2021, March 2). 香港人腸道健康未如理想 宜針對亞健康補充益生菌. 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21, from https://bit.ly/3zjsiKA

5. Forbes JD, Van Domselaar GV & Bernstein CN. Front. Microbiol.2016; 7:1081

6. Dabke K, Hendrick G & Devkota S. J Clin Invest. 2019; 129:4050-7

7. Wong SH & Yu J.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9; 16:690-704

8. Flocchi A, et al. World Allergy Organ J. 2015; 8:4

9. Rather IA, et al. Front. Microbiol. 2016; 7:507

10. Zackular JP, et al. Cancer Prev Res (Phila). 2014; 7: 1112-21

This article is supported by Sanofi Hong Kong Limited
MAT-HK-2101108-1.0-09/2021(06/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