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莫過於在海灘、泳池暢泳,又或者在陽光下跑步、遠足享受「出一身汗」的運動樂趣……不過,原來對濕疹患者來說,運動有可能是引發皮膚爆發危機的導火線!有皮膚科專科醫生提醒,運動有益身心健康,但濕疹患者若在病情活躍期出汗太多,汗水有機會進一步令已受損的皮膚更加刺痛、痕癢和紅腫!還有泳池水中的氯氣、海水中的鹽分、海灘的沙粒,統統都有引發濕疹發作的風險。莫非濕疹患者要謝絕一切游泳、戶外運動?醫生建議患者運動前後要緊記7攻略,便可以安心動起來!
「若濕疹正處於活躍期——即皮膚出現紅腫、滲水、破損或感染等症狀時,並不適宜進行大量出汗的活動,因汗水中的鹽分、乳酸與尿素等都會刺激已受損的皮膚屏障,導致痕癢刺痛,甚至會引致病情惡化。」——皮膚科專科醫生葉張章醫生
葉醫生強調,濕疹患者並非不能運動,而是要選擇適當時機,例如在濕疹穩定期、沒有復發的情况下,適度的運動有助促進血液循環、代謝廢物、紓壓調節,更重要的是能穩定免疫系統,對提升整體健康不無幫助。
濕疹患者不宜戶外運動?汗水中鹽分、乳酸刺激受損皮膚
她以本港夏季高溫濕熱的天氣為例,汗液不易蒸發,會令皮膚長時間處於潮濕狀態,較容易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因此在濕疹活躍期的患者,應盡量避免日曬、桑拿等高溫活動,建議可以進行一些較溫和的運動,如散步、太極、瑜伽或普拉提,避免大量流汗和長時間被陽光直接照射。
游泳誘發濕疹?泳池vs海灘 潛藏威脅知多啲
在海灘或泳池游泳又可以嗎?葉醫生強調,兩者對濕疹患者來說都是「不完全友善」,為什麼呢?
泳池:小心「氯氣」刺激皮膚
「泳池中的氯氣是常見的致敏原。氯氣屬於強氧化劑,會破壞皮膚屏障,對濕疹及兒童尤其不利,容易造成刺痛、痕癢,甚至誘發過敏反應,如鼻敏感或氣喘。」要游得安心,葉醫生建議,首先從選擇泳池開始。
「游泳前不妨做資料蒐集,選擇以臭氧或紫外線消毒的泳池,並確認氯濃度符合安全標準。」其次,游泳前患者應塗抹具有皮膚屏障修復功能的潤膚產品,如含神經醯胺或凡士林等的潤膚膏,保護皮膚;泳後則應立即以清水沖洗身體,徹底清除氯氣殘留物,減少對皮膚造成刺激。
海灘:鹽分、沙粒、日曬多重刺激
很多人以為海水具有天然殺菌效果,在海灘暢泳應對濕疹無害?事實卻不然。葉醫生表示,海水中的鹽分、沙粒、海風和強烈日曬,對敏感肌膚都會造成多重刺激。「特別是在濕疹活躍期,接觸海水容易導致灼熱和刺痛感,甚至引發感染。」
濕疹患者如要暢泳,她建議,應選擇在病情穩定期才進行,並在氣溫較低的清晨或傍晚下水,注意加強保濕、防曬和遮蓋措施,以減少皮膚與海水、紫外線的直接接觸。
葉醫生強調,濕疹不應成為謝絕運動和陽光的理由,最重要是掌握皮膚狀况,選擇適當的時機和運動方式,配合適當的保濕護膚,濕疹患者同樣可以享受夏日活動、守護健康。
醫生提提你:濕疹患者夏日運動前後防護7攻略
以游泳為例,葉醫生建議濕疹患者,在游泳前後要注意以下7個防護攻略:
游泳前:加強皮膚防護
- 選擇非高氯泳池,如以臭氧、紫外線等消毒
- 塗抹適當的潤膚膏,如凡士林或含神經酰胺配方,形成屏障
- 穿着較寬鬆和柔軟的衣物,減少皮膚摩擦
游泳後:立即清潔和修復
- 用清水徹底沖洗殘留在皮膚的泳池水或海水,特別注意眼周、腋下、關節褶位等敏感部位
- 使用無香料、無皂基的溫和清潔產品
- 以毛巾輕拍印乾身體,避免摩擦
- 再塗抹潤膚膏,加強修復
急救Dos & Don’ts
若皮膚出現紅疹、刺痛、腫脹等異常反應,葉醫生建議,可使用冷毛巾或生理鹽水濕敷15至20分鐘,有助紓緩。如症狀持續超過48小時,或有滲水、流膿等迹象,應立即求醫,以免病情惡化。
勿隨意塗抹類固醇
不少患者會隨身攜帶曾經使用過的類固醇藥膏作急救「備用」,不過,葉醫生強調,此舉或可能造成反效果。「類固醇藥膏分為7個強度等級,應由醫生視病况、部位和膚質等經評估後使用。若在已滲水或破損的皮膚上,隨意使用類固醇或令病情加劇。」

皮膚科專科醫生葉張章醫生提醒,濕疹患者不宜在濕疹活躍期和高溫濕熱天氣下進行戶外運動或游泳,以免誘發濕疹或令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