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濕疹發病率高 延誤治療或變嚴重濕疹 了解治療 3 大重點

2024-04-11 | 治療方法

 

在香港,兒童濕疹非常普遍。有研究顯示,2022 年小一至小二學童的濕疹發病率達41.6%,較 18 年前的 30.7%為高。濕疹不單會令患者皮膚痕癢不適,更有機會影響睡眠質素、心理健康,以至學習和社交表現,對小朋友和家長造成困擾和沉重的壓力。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林嘉雯醫生指,若能及早識別濕疹症狀和接受治療,做好消炎、保濕及避免致敏原和刺激物的 3 大治療重點,一般濕疹都能夠受到控制,更重要的是減低反覆發病和變成嚴重濕疹的機會。

 

兒童濕疹發病率續飈升及早識別濕疹症狀

按年齡劃分濕疹患者,0 至 11 歲屬兒童濕疹組別,12 至 17 歲為青少年,18 歲以上則屬成人組別。林醫生引述相關研究指出,本港兒童濕疹的情况甚為普遍,發病率更有上升趨勢。「2004 年小一至小二學童的濕疹發病率為 30.7%,至去年同一組群的濕疹發病率已升至 41.6%。」

林醫生表示,兒童濕疹的主要成因與遺傳有關,若父母其中一方有鼻敏感、哮喘等敏感病史,下一代患有濕疹的機率會增加 2 至 3 倍;假如父母雙方均有敏感病史,下一代患上濕疹的機率更大增至 3 至 5 倍。除了遺傳因素外,環境致敏原、皮膚刺激物、內在情緒壓力都有機會誘發濕疹。

 

濕疹紅疹邊界不明顯 常見關節摺位

小朋友的皮膚容易出現各種問題,怎樣才能及早確診屬濕疹呢?林醫生表示,濕疹初發作時,大部分患者都會感到皮膚痕癢、乾燥,有機會出現紅疹、水泡等症狀︰「濕疹所見的紅疹邊界多不明顯,常出現於關節摺位、腋下、頸部等位置。若不正視,濕疹會反覆發作,皮膚會愈來愈厚、粗糙、紋路加深等,令病情愈趨嚴重,甚至變成嚴重濕疹。」

林醫生認為,若確診患上濕疹,家長和小朋友亦毋須過分緊張,雖然濕疹屬慢性皮膚病,不能完全「斷尾」,但愈早接受治療,愈有效控制濕疹病情,超過半數的兒童濕疹病人,隨着年齡漸長,濕疹也沒有再復發。」

 

濕疹影響心理健康 患焦慮或抑鬱風險增

濕疹除了引致皮膚問題外,還會影響患者的睡眠質素和心理健康,林醫生引述研究指,濕疹所引發的痕癢會令患者難以入睡,日間亦難以集中精神,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很大︰

「有研究更顯示,濕疹患者患焦慮或抑鬱症的風險,較一般人分別高 2 至 6 倍及 2.5至 3 倍。20%兒童濕疹患者經常缺課,70%因濕疹出現睡眠問題,86%更會因此避免日常活動如游泳、社交等,情况不容忽視。」

 

治療濕疹 3 大重點:消炎、保濕、避免致敏原和刺激物

皮膚科專科醫生會按兒童濕疹患者的濕疹範疇、嚴重程度、有否感染等因素,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林醫生強調,療程主要包括「消炎、保濕、避免致敏原和刺激物」等3 大重點。

 

1. 消炎:類固醇、生物製劑

治療濕疹的方法及藥物有很多,林醫生解釋,一般針對初起或輕度濕疹的患者,會以外塗類固醇藥膏為主︰「不少家長都會擔心使用類固醇藥物的副作用,對小朋友造成影響,但其實只要是醫生處方,適當控制使用類別、用量及時長,類固醇藥膏有快速控制病情之效,可避免變成慢性濕疹。」

林醫生指出,若屬中度至嚴重濕疹患者,醫生或會使用口服類固醇藥物或口服免疫抑制劑,以環孢素為例,副作用較多,或對腎臟、胃腸道及血壓造成影響,因此必須小心監控。

針對 6 歲或以上重度濕疹患者,林醫生稱現時也可以有生物製劑作另一治療選擇,生物製劑針對性對抗濕疹的免疫及發炎因子,對引發疾病的醫學原理進行針對性治療。

兒童濕疹個案:常用藥物控制不理想 半年生物製劑療程見成效

林醫生分享一位年約 7 歲濕疹患者,因長期受濕疹影響,曾以外塗、口服類固醇等藥物進行治療,但病情仍控制不理想,甚至出現嚴重副作用如白內障。經過了解不同藥物治療後,父母決定讓小朋友接受嘗試使用生物製劑,約半年療程後,皮膚的濕疹症狀已得到改善︰「看到小朋友重拾自信,亦可以回復正常的校園生活,是最感高興的事情。」

 

2. 保濕:修補皮膚屏障

要對付濕疹,林醫生強調,皮膚保濕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濕疹患者的皮膚屏障功能已有缺損,日常必須做足保濕有助修補天然屏障功能。她建議患者在洗澡時勿使用過熱的水,洗澡後立即塗抹潤膚膏,以減少皮膚痕癢及乾燥情況。

 

3. 避開致敏原和刺激物:減低濕疹發作機會

雖然濕疹的最大成因是遺傳,但一些致敏原和刺激物或會誘發濕疹,如食物、天氣變化、塵蟎、化學品等。林醫生建議家長盡量讓兒童避免接觸上述致敏原和刺激物,日常可選擇棉質衣服、避免接觸酒精類產品如搓手液等,以免誘發濕疹反覆發作。

 

Reference

Prevalence of Allergic Diseases among Hong Ko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children in 2022 :A collaborative study by the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and Social Administration,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the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 and Adolescent Medicine, United Christian Hospital

 

This article is supported by Sanofi Hong Kong Limited
MAT-HK-2300686-4.0-12/2023